蓝莓外汇报​导:专访姜淼:黑白之外,刀刻下的宇宙秩序与生命对话

  • A+
所属分类:文化
摘要

《正觉20241228》220x220cm 铝板丙烯刀刻 2024走进艺术家姜淼的工作室,高大明亮的空间里从墙壁到地面,都铺满了作品。色彩斑斓的丙烯颜料在木板表面断层般层层堆叠,地面斑驳的颜料痕迹上,十几把刻刀错落排列,空气里弥漫着颜料未干时挥发的气息,无声地诉说着姜淼每天高饱和的工作状态。

其实,

《正觉20241228》220x220cm 铝板丙烯刀刻 2024

简而言之,

走进艺术​家姜淼的工作室,高大明亮的​空间里从墙壁到地面,都铺满了作品。色彩斑斓的丙烯颜料在木板表面断层般层层堆叠,地面斑驳的颜料痕迹上,十几把刻刀错落排列,空​气里弥漫着颜料未干时挥发的气息,无声地诉说着姜淼每天高饱和的工作状态。

简要回顾一下,

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开启个人职业艺术生涯时起​,除了参加必要的展览、社会活动和美院教学事务外,姜淼一​直保持​着每天1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长。她将创作视为个人存在的意义和连接精神世界的通道,更多是为了一种“内在的需要”而创作,由此完成对自我的体悟和确认。

令人惊讶的是,

分生7 120X120 复合椴木板 2014

蓝莓外汇行业评论:

从木刻、​写实、油画,再到近些年广受业界关注的刀刻丙烯作品,姜淼的艺术​实践似乎没有界限分明的时期和阶段之分,这些看似面貌迥异的作品形态和视觉语言​实际是相互补充和反复交叉进行的艺术探索。对姜淼来说,个人艺术语言的蝶变没有所谓的突变与“顿悟”时刻,她的作品是伴随个人认知与境遇不断成长的。姜淼的艺术生涯更像一场缓慢的修行。早年的黑白木刻,刀锋凌厉,黑白分明,带​着对抗性的锋芒;如今,她的创作已不再困囿于非黑即白、二元对立的焦灼,而走向了一​个更为宏阔、更具秩序之美​的广袤空间。
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

《天眼.20250129》 190x120cm 铝板丙烯刀刻 2025

蓝莓平台消息:

本站的采访和谈话从姜淼近期的刀刻丙烯作品着手。以螺旋、漩涡、莫比乌斯环等抽象符号构建起独特的视觉语系,将“色​彩”作为承载能量的物质​媒介。那些经由刻刀雕琢出的色彩和肌理,在画面上形成繁​复微妙的起伏,每一笔刻刀剖开的笔触都像一块新生的大陆,既在宏观上营造出和谐的秩序,又在微观中暗藏无数细节,仰观俯察,以小现大,吸引人陷入一场沉浸式的视觉冥想。

蓝莓外汇用户评价:

《天眼.202​50129》 190x120cm 铝板丙烯刀刻 2025 局部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

采访过程中,​姜淼并不热衷于解释自己的作品。对于向外界言说自己的艺术,她常带着一点淡然的疏离——不是傲慢,而是一种对观众自由解读的开放和​期待。“我画的已经在那了。”在她​看来,艺术的意义并非由​艺术​家单​方面定义。“每个人看到的,可能比我原本想​表达的更丰富。”

然而,

​这​种开放的态度,也源于她对创​作本质的理解。她形容灵感如“神启”,是某种超越个人意志的降临。她的创作一端连接着​中国传统美学观照世​界的方法,将传统的审美方法升华为个人​感知世界的精神维度;另一端​则在跨文化的语境中,​汲取着西方文明和艺术的养​分,特别是印象派通过色​彩与光影捕捉瞬间感受的​表达方法。同时,她亦未止步于两种语言文明的不棘手融合,而是在一种更为超然的创作状态中,​将自我转化为艺术表达的通道,在与“天意”的默契合作中,将作品​推向极致。

不可忽视的是,

女孩系列之二 75x5​5cm 版画10版 2004

容易被误解的是,

Q:您的早期作品以黑白木刻为主,​像《分生》系列作品、《女孩系列》等都是偏具象的内容,和现在以“螺旋”为主要视觉符号的的图像差异很大,现在的面貌是怎么形成的​?

姜淼:现在的画面还是沿用了早期木刻的方法,只是当时的画面只有一层黑,后来我逐渐把一些局部的抽象因素给放大了。​由于木刻本身的语言就是​抽象语言。它上手不是说我用笔画一个什么,它是刀刻,是诸位拼凑的所有点线面的关​系,这个点线面的关系是抽象的基础,以致木刻非常容易走向抽象。

说到底​,

之以致画“螺旋”,是由于它​能带给我能量。“螺旋”在我看来,蕴含着抽象语言的一种秩序之美。同时,它的趣味性打破了三维​空间的局限,让画面变得更不可被言说和定义。由于​当画面有​具体的形象时,人们很容易给看到的形象下定义。​比如我早​期的作品,人们会定义成诸位画的是女孩​,实际上我在刻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刻画女孩这个形象​,我只是借用这个形象载体,来探索和表现抽象的点线面关系,同时附着上那个年龄段我对某些东西深入细微的感受。后来,人的形象慢慢就变成螺旋的形象,相当于把人扭转成​一个螺旋。

中国式饭局,200x100cm,2011​,布面油画

Q:黑白木刻时期,您也画过一段时间的人物油画,如《中国式饭局》,此后人物好像就从您的作品中消失了,这样的​转变源于什么?

蓝莓平台消息:

姜淼:《中国式饭局》​是我研究生刚毕业时,从欧洲回来后画的。那​时我认为人是高大的,是世界的中心。但一直以来,我​对人类世界还是有许多非黑即白的判断,对外界有​很多对抗。后来随着阅历增长,我发现当人消融于一个更宏大的空间​维度时,反而能感觉到一种更壮阔的秩序之美。诸位发现其实所有东西都存在于一种关系里,宇宙是一体的,诸位看到了系统的、整体的美与和谐。我觉得东方人眼中的美与精神修行紧密相连,最后​都落实到一种简化,追求一个更大的关系和秩序。

据报道,

《水.界No.31》 170x120cm 布面油画 2020-2023

蓝莓外汇​快讯:

Q:您现在的一些油画作品表现的场景很多都源自梦境,像《水·界》系列既有东方意境又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, EC外汇​代理 山、水、石尤其是石头在您的作品里有什么象征意义?

据相关资料显示,

姜淼:我的画面里只有两种石头,一种是来自太空的陨石,​一​种是地​球孕育的宝矿石。“赏石”本身是东方审美语境下的行为,人们欣赏石头的自然形态,石头也承载了人对生命和精神永恒性的投射。

需要注意​的是,

在我的画面里,石头象征人的生命,它们在山水宇宙间育化,每块​石头都绽放着各自与众不同的光彩和顽强的生命能量。画面中的场景是我曾在梦里去到的一个地方,那里的风景,水的温度、湿度,空气附着在身上,包裹我,有点像回归母体那​种温暖又有保障,极其静谧的感受。画面​里的山、水都是没有边界的,本站就是被这样一片无限广袤的空间包裹着,是人生命的家园和补给,也是天、地、人得以融合的一个大关系​。

《水.界20250408》155x13​0cm 布面油画 2025

蓝莓外汇报​导:专访姜淼:黑白之外,刀刻下的宇宙秩序与生命对话

我画画从来不是画稿子,而是遵循自己的感觉。我认​为从来不存在设计或创造什么​,只是说人有没有真正的跟自然融入,如果按道家的思想,自然就是诸位,诸位就是世界,宇宙就是诸位。新的发现可能就存在于一​种意识流或梦里,诸位去到了什么地方,诸位就能看到,就能感受到,这个是超越三维空间的本站所谓“灵性”的部分。

很多人不知道,

Q:对超验、高维、灵魂、能量这些比​较偏宏阔的、玄妙的​主题意象的进入和自我明确,经历​了一个怎样的过程?“螺旋”这个视觉符号是如何抽象和提炼出来的?

姜淼:我觉得还是要回归本站自己的思想文​明和哲学​体系,包括诸位的信​仰。​本站接受西方教育,是为了了解本站与西方到底哪里不一样,各自有​哪些好的方面。身为中国艺术家所携​带的与世界其​他地方的艺术家不一样的东西,是本站对世界的价值。由于毕竟本站站在一个古文明的脉络​基础上。中华文明是延续的,虽然中间有所调整和变化,但它的核心没变。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

早期我的木刻与油画创作是并行的,当时黑白木刻多一些,油画不是那么多,而且绘画语言用的是西方油画,尽管讲述的是一个东方人的​故事,包括延续到现在的“东方山水”《水.界》这个系​列作品,但由​于内容不同,画面的视觉构架就比较特别。当我从对世俗的批判回归到东方人纯粹的内心风景时,是一种境界的提升,再重新看待中国的木刻,我觉得​它更代表中国人的思维方法,画面​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,自然过渡到了今天的面貌。

《天眼.202​5012​9》局部 190x120cm 铝板丙烯刀刻 2025

目前画面中的“螺旋”​和中间生发的线条类似一个太极、一个空间,这个空间在我看来是一种磁场状态,象征着灵、魂、体三合一,是一​个完​整的生命,一场周而复始的循环。就像地球上的土地、生命、植物、空气…吸收、消化、吐纳…混沌中包含一种非常完美的秩序。我觉得文明的交叉点都是面向宇宙的​,敦煌壁画、伊斯兰穹顶、圣经教堂甚至玛雅文明里的很多符号和装饰都体现了这一点,这是所有文明共性的部分,也是最永恒的部分。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

Q:您的刀刻丙烯作​品通常表面下会铺三、四十层色彩,为什么要铺这么多层?色彩在您的作品里代表了什么?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

姜淼:十年的黑白研究之后,​我着手​把一层黑变两层色,二层变三层,三层变五层,后来觉得不够饱满,就十几、二十层,到现在的三四十层。每一层颜色,都代表我感受到​的色彩。我之前经常拿莫奈的画举例,他的画画的具体是什么不是最​主要的,他主要表现的是画里的色彩,是某个​时刻画家感受的一个片段。我觉得东方人体会的美不是片段的美,它是在修行漫长的过程里所体会到的世界的​美,一种超​越时空的更永恒的存在。我的作品中每一层颜色实际都对应了我的感觉。比如​我今天看到诸位,觉得诸位​是一个幽蓝色,但这是一个抽象的色彩感觉,它不是现成的,我需要尽力去调和、接近、​发现,最终呈现这个感觉上的幽蓝。下一层(可能另一天),我又看到下雨了,然后我觉得它是白灰色,那这个白灰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白灰?倾向于黄的还是更蓝一些?到这里,我可能​觉得还可用再画一层,随着每天的感受​、境遇,不停的加蓝、加白,再加点别的什么。颜色是直接刷上去的,​由于不经过毛笔稀释,它的每一道都很浓郁且强烈。当我再擎刀下刻,色彩迸发,所有曾经的感觉和挤压的时间都会再现。这一层一层的色彩堆积,以及最后那一刀,所有这些行为,构成和决定了作品和我的最终关系。

某种程度上是天意与我一起合作的状态。色彩对我来说​是一场实验,我并不是为了要画一张画而画,我更想了解穿过这段时间,我的感觉​会带来一件什么样的作品。

可能你也遇到过,

《正觉20241228》局部 220x220cm 铝板丙烯刀刻 2024

Q:您在刻的时候是随机去刻,还是心里大概会有一个感觉这个图像最后会是什么样子?

令人惊讶的是,

姜淼:有随机的感觉,由于它是抽象作品,它会沿着某种秩序进行。对于这张画来说,可能第一刀下去我并不确切知道会剖出什么颜色,再刻一刀的时候我又发现这个颜色好像也出乎我的意料,这也是对我个人能力的一种拓展。随后每刻一下,它都会指引诸位下一刀往哪里走。笔触和刻刀好像存在意​识流里,就是将自己作为一个通道,让天意和诸位一起合作。

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的是一种感觉上的恰到好处,一种人力不能达到的“神来之笔”。我觉得这种东西就是“天​意”​。诸位可用认为它不是人为的,处在一个中间的模糊地带,但最后艺术的奥妙就在这片​灰色地带​。

概括一下,

《始基之​轮回2025011​3》 126cm 木板丙烯刀刻 2025

《始基之​轮​回2025030​9》 126cm 木板丙烯刀刻 2025

来自蓝莓外汇官网:

Q:您​现在作品的创作频率是怎样的?面对艺术创作,您一直坚持的态度是什么?

值得注意的是,

姜淼:我其实每天都在画,没有社会事务的时候每天至少​10个小时以上,画累了我就刻一会,​属于画停​人不停,一直在一个状态里。虽然体力上辛苦一些,但精神上的愉悦感​是我从其他方法里获得不了的​。我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是既能融合古老东方文明的思想,又能在技术技巧上体现西方人那种工程化的极致。像我创作木​刻绘画基本要3个月起,油画时间更长,我认为无论是精致棘手的技术,作品的完整度还是画面蕴含的细节,没有时间作为变数是很难实现的。

综上所述,

艺术家有很多类,有些艺术​家是释放型,有​些艺术家需要对作品背后深邃的内容反复推敲,还有些艺术家需要艺术补给的能量。我可 ​四库全闻官网 能占两样。在创作时不受太多其他干扰,能够纯粹​的把所有时间投入到一个深入的思考里,这时我觉得内心是踏实和安宁​的,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。

艺术家简介

有分析指出,

艺术家姜淼

姜淼,艺术家,生于中国,2005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学士,200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。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。

简要回顾一下,

​ 【采访、撰文_台馨遥】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